我们搜集遴选了10多篇日本防卫省防务研究所(NIDS)近4年安全战略研究中涉及我、台湾省以及俄、朝、东盟、印方向的文章。每篇大概20页左右,涵盖防务领域的一些重要议题和发展趋势。纵观这些文章,或可窥见日本防务界对区域安全形势的判断和关切所在。透过他们的分析视角,审视我军的现代化进程,探究未来战争的图景,剖析大国博弈的走向,将有助于我们拓宽思路,校准方略。
由于内容有些敏感,不便上传网站,请联系客服获取。
7628408.jpg)
以下为相关文章的标题:
2024
4 地月间安全:美国和中国在地月空间的活动和未来问题5 美国、中国和俄罗斯的高超音速武器:核威慑和军备控制的影响6 20世纪70年代初日本、中国和美国之间的谈判和分歧
2023
4 重新评估核冬天理论:核战争及其对气候影响的研究现状,对安全和核威慑的影响6 台湾关于解放军对台联合作战与台湾国防体系发展的评估7 俄罗斯第二届普京政府的宪法改革:俄罗斯政治体系中的总统权力9 东盟政治安全社区:多边合作框架的发展和进一步的挑战4 一带一路与自由开放的印太:地区秩序竞争与东盟应对
8444878.jpg)
中国空军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数字化转型。通过引入新的维修管理系统,中国空军正努力改变其飞机维护和管理流程。这一转型在很多方面与美国空军正在推进的数字化转型非常相似。中国航空专家密切关注美空军的数字化转型,中国国内产业也具备了推动数字化转型的基础条件。目前,中国航空航天工业已经启动数字化转型,新系统和新检测设备的引入,将对中国空军的维修管理产生重要影响。
解放军关于人工智能对军事事务影响的认知
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,引发了解放军内部对未来战争形态的热烈讨论。智能化战争这一概念进入视野,从信息化战争到智能化战争的变化可能是革命性的。在智能化战争中,人工智能将与指挥官协同决策,无人系统将成为战场的主角,而人类将退居二线,专注于制定战略和指挥作战。关于智能化战争中的作用,除了有人无平台协同作战以实现协同效应外,还指出战场将扩展到包括国家领导人和指挥官认知领域的虚拟空间。解放军认为,推进智能化战争有助于在未来战争中赢得优势地位。
解放军的智能化战争
解放军积极适应智能化战争的发展趋势。通过抓住机遇、超前布局,力图在中长期内实现对美军的赶超。向智能化战争转型,将推动解放军在组织编制、教育训练等方面做出调整,还需要在军民融合的框架下重塑国防科技创新体系。不过,这一转型也给解放军带来诸多挑战,诸如军改带来的阵痛、党军关系、人才储备、实战经验欠缺等。
美中俄高超音速武器
高超音速武器以其速度之快、轨迹不可预测、难以拦截等特点,成为军事强国竞相发展的新宠。这类武器虽不太可能从根本上动摇美中俄三国的核威慑平衡,但若被误认为是针对国家指挥中枢的先发制人打击,则可能引发误判风险。在推动高超音速武器军控谈判的同时,各方应合作管控相关风险。此外,美国强化反高超音速武器防御,也可能影响核威慑稳定和军备控制进程。
联参智库现有全球军事领域情报资料80万份,纵向贯穿战略规划、条令法规、指南手册、标准报告,横向覆盖全球主要50个防务智库报告。
资料专题,作战概念、指挥控制、无人系统、人工智能,试验鉴定等;
数据产品,如全球武装力量数据、军用无人机数据等;
软件产品,如全球装备参数数据库、全球现代军用飞机数据库等;
译文产品,如参联会系列文件、联合部队作战与条令等;
研究报告,如世界无人作战力量建设、星链反制等。
